最新消息

消息報報

2022-06-17面對全球挑戰 桃園市韌性因應

 


鄭市長曾於110年底接待Mark Takano代表團主席領軍的美國眾議員訪團,參訪虎頭山新創園區,介紹體驗自駕巴士等新型運具。

 

今日的台灣面臨到許多挑戰,包括了持續升溫的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遷、緊繃的中美關係、還有現在進行式的俄烏戰爭。對台灣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產業、社會、還有一般大眾而言,要面對這些挑戰並且保持韌性需要全民團結合作。在此前提之下,桃園市無疑是如何保持韌性來迎接挑戰的最佳典範城市。

 

桃園市市長鄭文燦提到,要維持一個城市的「韌性」,秘訣就在於好的治理、穩定的經濟、以及國際合作。這些都可以幫助一個城市在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衝擊時能夠迅速成長、迅速恢復,甚至可以預先做好準備。

 

鄭市長以自身的桃園經驗為例,自從他2014年接任以來就開始有計畫地帶領桃園市政府逐漸強化本身各方面的量能來迎接未來的挑戰。桃園市政府花了許多時間、人力跟資源來降低碳排放、減少污染、增加綠色運具、跟發展再生能源等。

 

當台灣努力地朝「綠色國家」邁進時,有重工業跟傳統產業的縣市就更需要加緊腳步。桃園市把握機會,過去這幾年中啟動了許多再生能源的計畫。桃園市除了是台灣主要的陸域風力發電城市,在鄭市長的領導下,太陽能發電的量能已增加了87.5 倍。此外,桃園市政府也嘗試尋找可替代的再生能源,例如建造以固體再生燃料根生質燃料為主要燃料來源的發電廠,為台灣發展循環經濟助一臂之力。

 


桃園升格以來,太陽光電成長4.8倍


為了確保桃園市民享有清新的空氣,市政府與大潭發電廠合作興建相關設施將電廠的空氣污染減半。桃園市也投資了許多錢在綠色運具上,並且以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電動機車自豪。也因為如此,桃園市過去這幾年的PM2.5濃度下降了40%,碳排放也降低了13.74%。

 


低碳交通也是促進桃園城市韌性的重要基底


在改善桃園市的自然環境方面,鄭市長也啟動了許多計畫來整治境內河川、池塘、海岸線和濕地等。桃園市政府也同時啟動造林計畫,目標是在五年內種植六十萬棵樹,同時也已將共計342公頃、原本是遭重金屬污染的地,變成可供耕作的農業用地。

 


桃園非常重視海岸保護,持續維護觀新藻礁、許厝港溼地、草漯沙丘及新屋石滬群等海岸生態亮點


由於桃園國際機場就在桃園市境內,也使得桃園市成為國家的主要貨物進出港埠。事實上,鄭市長指出,桃園市有超過一千家的物流業駐點。2019年時,桃園市與德國的非政府組織ICLEI簽約,成為該組織提倡綠能物流概念的領頭羊。三年下來,桃園市努力地使其境內的物流業更環保,包括鼓勵物流業者使用電動車輛做宅配。

 

桃園市政府把這些讓桃園市成為韌性都市的計畫列為優先施政方針,希望招募到更多國內外願意共襄盛舉的的公司,來一同朝著鄭市長「三低一高」的目標邁進,也就是低污染、低耗能、低耗水、與高附加價值。

 

鄭市長說,「產業合作將會幫助桃園發展更多創新科技,並且創造出可靠且穩定的供應鏈。因此,我們希望持續努力來吸引更多低碳的產業進駐桃園,這個城市也能成為亞洲其他國家的表率。」

 

桃園市致力於經濟、永續發展、韌性城市的目標,桃園與美國14姊妹市的友好連結將更為鞏固,包括聖貝納迪諾郡、達拉斯郡,以及近期締結的紐華克市及關島等,都將在疫情後,持續多元合作,台美一起前行。

 

 

About Taiwan Business TOPICS
臺灣美國商會每個月出版的TOPICS工商雜誌 (Taiwan Business TOPICS),主軸內容包含封面故事著重於台灣企業重大議題、產業焦點及分析、以及其他透過經驗豐富的專業記者撰寫的深入性文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