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消息報報

2023-09-11海廢變永續藝術 桃園環保局辦公大樓 打造一面「會思考的牆」

 

隨著時代與環境議題思潮的增進,國際間對於永續環境與生態議題亦越發關注,桃園市「環保行政園區」作為民眾與企業洽公、學習環境知識與生活的場域,為創造全新的沈浸式體驗,特別邀請「質地有本製劃所」為桃園市環保局廳舍進行牆面美感設計改造,透過跨域整合展現永續與生活之緊密關係。

 

來自澎湖的海漂實驗室團隊,打造一座結合在地意象與海洋廢棄物件元素的永續裝置藝術作品「山海桃園・Mountains and Seas of Taoyuan」,以海洋廢棄物結合桃園的山、海、都市景觀,並以象徵稽查科的貓頭鷹為意象,傳遞在地山海故事的棲息地,提供民眾一處都市與自然之間的思索空間,反思所處的環境現況,並強調環境永續與平衡的重要性。

 

 

環保局局長陳世偉介紹,剛上任時環保局搬到舊司法園區不久,廳舍空曠,為此想要打造成文化藝廊。來自澎湖的O2 Lab海漂實驗室有豐富經驗,採用桃園在地意念設計,打造成「山海桃園」,他介紹,作品用廢棄的塑膠、漂流木、廢棄纜繩打造成貓頭鷹。細觀貓頭鷹也可以發現隱藏其中的拉拉山及桃園海洋、都市景觀。

 

對於為何使用貓頭鷹?陳世偉說明,他在縣府時代曾推動「貓頭鷹稽查專案」,象徵夜晚出動的貓頭鷹也成為稽查科的代稱。放置在環保局成為裝置藝術,除製造環境美感外,富有教育意義。

 

環保局表示,永續環境不僅是近期企業品牌所討論的ESG思維,更延續並牽動著民眾的現代與未來生活,如何打造出一種溫暖不生硬的環境,同時表現出既多元又有趣的永續面貌;在系列主題的第一階段透過擅長使用多元媒材的海洋O2 Lab海漂實驗室,以海岸廢棄的漁網繩、漂流木、塑膠碎片等,在牆面上創作桃園拉拉山景、桃園觀音燈塔意象,以及象徵守護環境的貓頭鷹,讓原本造成污染的海漂垃圾,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品的一部分。

 

 

海漂實驗室主理人也是海廢藝術創作者唐采伶表示,本次創作概念以環境議題結合原鄉情懷,策展人的家鄉就是桃園,因此運用海洋廢棄物創作之外,更多了一層家鄉使命感,將各種海洋廢棄物件轉變成眼前美好的作品,除了帶更多人認識「海廢」,也希望民眾更了解有山有海的桃園,期待作品帶給民眾多一點永續意識,透過自身微小的改變,促成轉換台灣未來的面貌與影響力。

 

海漂實驗室老師唐采伶表示,團隊每周都在淨灘,過程會陸續蒐集可以創作的素材,「山海桃園」實際約用1周時間創作。她說過去大家覺得淨灘可能較為沉重,但透過藝術品,民眾可以輕易接近,不會覺得是環保議題而不想碰觸。

 

唐采伶說,工作室做海漂有8年時間,淨灘時會特別留下可塑性強的廢棄物。她說明,淨灘約有8成廢棄物無法回收,其中約1成可以創作,而工作室會採用顏色分類,方便日後創作。她也希望帶領不同創作者、教育者在美感、教育外找到另一條出路。

 

環保局副局長呂明錡說,以往公部門空間,幾乎皆以平面輸出相關標語,或張貼主題海報,對於訪客來說,互動性極低,記憶度也無法累積與深入。

 

環保局局長陳世偉表示,希望環保局辦公廳舍更親民、美觀,為此蒐集同事拍攝美照布置,洽公區域也採用全套北歐品牌,不少民眾都會相當驚豔。有過去曾在舊司法園區服務的法官則很訝異,覺得過去冰冷院區如今令人讚嘆。本次跳脫以往的思維框架,以藝術即生活的概念,邀請到專業團隊進駐,從製作期間,即獲得廣大訪客的注意力與討論話題,隨著作品的完成度越高,更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這就是當初環保局的初衷,透過藝術創造喚起民眾關注海岸環境問題與環保意識,未來將逐步進行環保局各空間的主題改造,結合更多藝術家與民眾一同以共創為核心,導入美感設計,產生空間與人之間的無形共鳴,進而主動以身作起關心環保議題並產生行動,使桃園市環保局成為一座會呼吸的永續基地。